新闻资讯父母课堂高考真题
报考指南

2016全国Ⅱ卷高考文综真题及解析-海泰学吧智能中高考云提分

2022-12-19 16:34:17

 

绝密★启封前

2016全国Ⅱ卷高考文科综合真题及解析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1-2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A.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 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 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 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答案】1.B   2.C

【解析】

 

2. 结合材料和问题,对比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突出优势是品牌一个(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产品更多,效益更高,产品价格更高,投入多,生产成本高。传统的茶园的产品主要以茶叶为主,现代茶庄园以茶为中心,延长了茶的加工、储藏、销售等各环节,增加了产品种类,同时还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茶文化发展旅游业,增加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图1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 市场规模                       B. 劳动力成本

C. 原材料成本                     D. 技术水平

4.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5.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 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 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答案】3.B   4.A    5.D

【解析】

 

5.随着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说明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上涨,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转移,因此中国的家电产业应该改变传统的加工制造方式,加大科技投入,研发自己的家电品牌,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增加市场的竞争力。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6-8题。

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

7.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量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 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8.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 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

【答案】6.C   7.D   8.C

【解析】

 

7.由上题可知,雪期缩短会加剧冻害,由此判断积雪覆盖一方面通过增加土壤的湿度,起到抵御冻害的作用;另一方面“积雪覆盖”会低于强风的侵袭,起到“保温”作用。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A错;西北坡,不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地区,气温不是最低,B错;西北坡是夏季风的背风坡,晴天多,日照时数不是最少的,C错;西北坡是冬季的迎风坡,风势猛烈,积雪易被风力吹散,不易堆积,植被裸露,导致冻害加剧。

8.气候变暖,一方面,降雪的条件不易形成,使得雪期退后,另一方面,由于温度较高,积雪不易存留堆积,积雪冬季覆盖时间变短,矮小灌木裸露,缺少积雪的覆盖,加上强劲的风力,使得冻害加剧。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泾流冲刷河床。图2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9~11题。

 

9.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10.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

11.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答案】9.D   10.B   11.A

【解析】

 

10.该题考查水库建成后的影响。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库蓄水,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河流的流速减慢,径流的冲刷力度减小,淤积加重,河床抬高,由于淤积加重,冲刷减弱,河床不易展宽。故该题选B项。

11.由上题分析可知,水库修建后导致下游河道淤积加重,枯水期潮流沿河口倒入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使河口泥沙大量淤积。大型水闸修建在河口,可以拦截枯水期的的潮流,切断潮流泥沙补给,防止泥沙的沉积,故该题选A项;河口位置的水闸,对河流汛期的洪水下泄会起到减缓作用,B错;水闸拦截潮流,会减弱沖淤作用,C错;在河口拦截河流的入海泥沙,只会增加河口泥沙的淤积,不可能是该工程的主要作用,D错。

12.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创作完成后,都城洛阳的人们都认为写得好,争相传抄,一下子使纸帛的价格贵了好几倍,这就是成语“洛阳纸贵”的由来。若用SD分别表示供给和需求曲线,下列图示正确反映“洛阳纸贵”的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洛阳纸贵”是因为人们争相购买,需求增加,改变了供求关系,从而使其价格上涨,故B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涉及到洛阳纸张的供给变化,故排除CD。A表示的是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与题意不符。故选B。

13.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201512月,IMF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占比为10.92%。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表明

①中国的经济地位上升 ②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

③中国外汇储备安全性提高 ④人民币汇率稳定性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14.2012年,某国司法部起诉甲公司和五家出版社,指控其涉嫌合谋操纵电子书价格,违反了《反垄断法》,令消费者遭受了数千万美元的损失。2015年,法院裁定罪名成立,开出了4.5亿美元的罚单。该案例说明

①市场调节存在滞后性

②企业和社会组织均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③法律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手段

④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法院通过法律手段惩罚了甲公司和出版社的违法行为,维护了市场的公平正义,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体现,故③④符合题意;公司和出版社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进行了违法行为,是市场的自发性的体现而不是滞后性,故①和题意不符;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组织的经营目标,故②和题意不符。故选D。

15.近年来,服装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20157月,我国某服装企业现金收购意大利一家著名服装公司51%的股权,利用其品牌、营销渠道进入国际市场。该收购可以助力企业

①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 ②改善股权结果和合理结构

③加强国际合作,扩大产品市场 ④丰富品牌组合,满足差别化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某服装企业现金收购意大利一家著名服装公司51%的股权,是我国企业积极走出去的表现,利用外资是引进来,故①和题意不符;通过购买股权,目的利用其品牌、营销渠道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故④符合题意;该公司的行为并不是为了改善结构,故②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为缩短学生上学路程与保障学生安全,某村村民希望新修一条便道。村党支部、村委会为此建立基层协商民主理事会。理事会就工程要不要建、由谁建、资金来源等问题广泛征求民意,经过民主协商,是终决定修建便道。村理事会的建立

①改变了村民自治的主体       ②维护了村民的切身利益

③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   ④规范了村民的行为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17. 2015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要求,按照政社分开的原则调整组建中国足球协会,改变中国足球协会与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构架;中国足球协会与体育总局脱钩,按照社团法人机制运行。这一改革是

①强化足球协会职权,使其摆脱体育行政机关干预的体现

②明确足球协会地位,推动足球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③促进足球协会提供专业化服务,提高足球运动水平的重大决策

④政府把组织和发展体育事业的职能转让给社会组织的表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该方案明确政府和足协各自的职能和地位,有利于激发足协的活力,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故②③符合题意;足协需要接受政府的管理,不可能摆脱行政机关的干预,只是行政机关需要摆正自身的角色,不能过多干预足协的行为,故①说法错误;改革政府和足协的关系,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体现,而不是转让职能,故④说法错误。故选C。

18.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这些措施

①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奉献与担当

②坚持并弘扬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③维护了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的权利

④奠定了南南合作的经济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19.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在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杂技加入了音乐、舞蹈等元素,体现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故③符合题意;这些时代元素和效果是我国运用现代技术展现民族文化的表现,故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现代传媒的作用,故①和题意不符;现代流行艺术能够融入传统艺术之中,但是不能说取代,故②错误。故选D。

20.1708年,清政府组织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历经10年成功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却一直被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反之,参加测绘的传教士把资料带回西方后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国人。可见,《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

①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

②取决于其科学内容适用范围的扩大

③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

④以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为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答案】B

 

21.某市打造北斗卫星导航功能型平台,初步建成智能公交应用、高精度位置服务等六大应用系统和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等,部署完成了78275台北斗终端,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这表明

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科技创新价值的重要体现

②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

③科技创新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

④科技创新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产品商业性开发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体现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性,故①符合题意;“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在应用中得到进一步完善”体现了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也在不断发展,故②符合题意;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故③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科技创新与传统的关系,故④和题意不符。故选A。

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③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

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答案】B

 

23.《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老马的识图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管仲之所以能够利用老马识途,找到返回的道路,是对老马的功能具有正确的认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故②③符合题意;老马识途的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不取决于人的发现,故①说法错误;马不能进行实践活动,老马识途是动物本能体现,故④说法错误。故选C。

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3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显示了三种字体,图片中也按照顺序表现出三种字体的演变,因此本题选B项。材料给出的时间是三国曹魏时期,当时的文字已经基本统一,故A错误。汉代时,隶书已经成为主要字体,C说法错误。自秦朝将文字统一为小篆之后,汉字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体系,D项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体系的发展

25.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最重要就是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使教育变成全民的教育,因此选择D。C错在排除上,不应该是排除而是避免垄断。B选项是九品中正和察举所要考察的,所以科举不具备优势。A说法过于绝对。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26.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宋代的土地政策和其他的朝代有很大的不同。土地兼并作为毒瘤一直都存在,而宋代却放任不管。这样的土地政策也创造出题中所阐释的现象。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A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宋代的经济空前繁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高峰;C选项与材料无关,坊和市之间的关系是商业的内容,不是农业的内容;D选项没有明白这种政策的内涵,这种政策并不是通过严格的管理来控制土地兼并,而是顺其自然,自然而然的产生稳定的秩序。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宋代的土地制度

27. 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宗法情结是中国人们思想中的重要一部分,入台族裔回大陆来请祖先牌位,说明它们在台湾已经定居下来。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

28.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说明中国的生活用品都被外国市场占领,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选项说法错误,此时的中国依旧是在被迫开放的时期,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入侵逐渐深入;B选项时间点与历史不符,小农经济在此时依旧影响着中国人;材料体现不出关税的问题,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是在鸦片战争,时间点上也不符合D选项。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影响

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红色地区粮食之所以能够价格那么低,很重要的就是在红色区域实行了土地革命,做到了农民有田可以种,这就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创造了这样的局面。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

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就是读懂材料。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这一举措其实是一种必要性措施,国民政府在二战之后将纺织业国有化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内外形势确定的,是为了能够统一进行生产,这就是一种政府对经济的全方位干预,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说法错误,并购国有其实是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一种损害,并不是一种缓解;B选项只概括出表面的问题,并没有认识到这种举措的深层内涵;C选项材料体现不出,不能通过并购国有就判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特点

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一五计划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实现工业化,因此住宅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全部拖后。这是时代特点,要联系具体历史事实来分析。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32.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叙述,雅典民主已经成为一种强制的行为,人民必须要去参政议政,否则会受到惩罚,这说明参政已经是一种义务了,因此选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特点

33.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介绍了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下降,但是到了1831-1841年却反而上升。结合这一历史时期,我们知道材料给出的时间是是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间,因此这是工业革命的后果。本题很容易误选B选项,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831-1841,这个期间是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期间,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结果,因此选择A不选BC选项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当时的生产水平足以供养人口的增长;D选项18世纪人口死亡率下降这一情况矛盾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影响

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当时的苏联是被外国资本主义封锁,所以受到经济危机打击基本上没有,A排除;本题题干中提到了苏联的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在苏联主要是实行重工业,因此农业发展并不是美国人所关注的,排除C,选择B。D选项包含的范围过大,一五计划只在重工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成就

35.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着重体现了美国通过黑人爵士乐演唱家来起到沟通的作用,让非洲人民了解到美国,对美国产生好感,这就是美苏争霸的一种具体体现,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没有反映材料的内涵,美国此举不是为了内部问题,而是着重于外部问题;B选项错误,这一举动不是显示美国的经济实力,因为这是一场文化交流;C选项错在当时的不结盟运动刚刚开展,而且不结盟运动是国家层面的关系,美国此举是通过文化渗透来达到争夺中间地带的目的。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格局的确立·美苏争霸

 

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冰川,在发过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并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图4示意罗纳河流域的地形。

 

1)分别之处罗讷河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9分)

2)表1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1。请将选出的各整治和开发目标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5分)

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  改善水质  发电  增加生物多样性

                    土地开发   开采河沙   改善航运条件

1

阶段

时间

主要措施

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

第一阶段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整治河道,截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

            .

第二阶段

20世纪20~80年代

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

                  .

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

恢复河流生态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讷河而设立“国立罗讷河公司”的原因。(4分)

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6分)

【答案】

1)上游(瑞士境内):有春汛,夏季径流量大,冬季为枯水期。

     北部支流(索恩河):全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地中海沿岸支流:夏季为枯水期,冬季为丰水期。(本小题共9分)

2)①改善航运条件   防洪

     ②发电  改善航运条件  土地开发 (防洪)(本小题共5分)

3)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土地利用等多方面的利益,由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的利益,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本小题共4分)

4)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自然河道、沿岸湿地等),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流长度,降低河流流速和洪水峰值;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本小题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2)该题主要考察河流的治理措施,整治河道,截弯取直,主要是增加河道的泄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开发河道的航运功能;梯级开发,整理河谷可以发电、改善航运条件,同时整理河谷可以利于本地的土地开发。

(3) “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拥有重要的作用与权力,此题可以借鉴田纳西河流域的管理局的建设的原因。因为河流跨多个行政区,涉及水资源利用、航运、防洪、发电和土地利用等多个方面的利益,有国家唯一授权机构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们的利益,河流流经地区较多,开发和整治困难较大,需严格的法律、法规和一个统一的机构作为保障,并从河流整体进行综合治理,以实现整治效益最大化

4)该问学生容易回答偏离成“洪涝灾害”而影响得分。关键是“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与“恢复河流生态作用”的关系理解。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一是改善水文条件,二是改善河流地貌的特征,三是恢复濒危或特殊物种等方面,河流的弯曲度增加可以增加河流的长度、增加河道分汊可以增加河流的河网密度,进而增加水面面积和湿地的面积,恢复生物的生存环境,增加生物的多样性等作用;通过弯曲度的增加和分汊的增多,能够降低水流速度,增加水流的净化能力,进而恢复其自然生态功能。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图5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答案】

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练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本小题共7分)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全面停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与扩展。(本小题共9分)

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周边植被的破坏,保护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本小题共6分)

【解析】

2该题承接上题解释大熊猫栖息地变化原因,结合材料叙述可知,该地环境的变化主要是由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导致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之前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20世纪70年代开始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按着这一地区经济活动的变化即可解释其原因。该题关键结合材料寻找关键信息,将人类的经济活动和动物栖息地的变化相结合进行分析。

3)该题主要考查工程建设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答题时要将生态保护作为重点,工程建设要以不破坏环境为前提需找途径。言之有理,符合可持可持续发展观点是关键。

38.(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材料一: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在调研的基础上建议有关部门在国家层面制定行业发展标准,提出环保要求,引导和规范低速电动汽车有序发展,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围绕京津冀联防联治破解大气污染提出提案,建议继续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新建商品房要设置配备充电电源的专用停车位,对老社区也要制定建设充电设施的改造计划。

材料二:新能源汽车以其碳排放低、使用成本低、行驶安静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受续航里程短、购置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对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顾虑。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市场占有率依然很低。学科.网.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制定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

⑴我国民主党派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什么能发挥这样的作用?(12分)[]

⑵综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14分)

【答案】

1)参与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积极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建言献策。(共6分)是由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参政党地位决定的;由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人才优势。(共6分)

  1. 对消费者的影响:生产出满足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动力;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促进汽车消费模式的转变。(共8分)

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产生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2)本题考查生产、企业的知识点。解答时,注意设问方向是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从消费角度看,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为消费者的消费创造动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可能够引导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创新的表现,有利于企业调整生产结构,拉长产业链,促进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依据材料内容,结合相关知识点作答即可。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坦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坦县派出所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1)十八洞村扶贫实践是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的成功案例,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12分)

2)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10分)

3)借鉴十八洞村经验,就推进精准扶贫提出两条建议。(4分) 

【答案】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十八洞村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结合当地实际,精神脱贫先行,精准识别贫穷人口、精准选择和建设支柱产业,取得显著扶贫成效;创造性地探索出精准抚平宝贵经验,验证了精准扶贫思想的正确性,为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提供重要借鉴。(共12分)

2)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观念保守是十八洞村贫穷的一个重要原因,扶贫必须转变观念。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共10分)

3)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特色的产业。(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点,解答时注意哲学范围不要弄错。首先先明确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有哪些,其次再结合材料作答。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十八洞村采取的各项措施都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的,符合等地实际。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食物矛盾问题的精髓,要求我们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解决十八洞村的贫困问题时,既要遵循中央的统一指示,又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解决当地实际问题。结合材料与哲学原理,作答即可。

3)本题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只要围绕材料中的措施展开,不出现“跑题”的现象,建议合理可行即可。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2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

18501945

19452000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答案】(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 

【解析】

试题分析:

1)第一问可以依据材料来概括,主要从规模、迁移方向及迁移类型等角度思考。

2)第二问有三小问,分别来回答。特点需要依据材料来概括,可分为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初期以及改革开放后。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当时的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回答。贡献要从实际情况入手,要充分肯定他们的贡献。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英国、荷兰等国的殖民扩张·移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移民问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6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答案】示例: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抓住的就是主要问题,忽略次要问题,所以把我的主线就是对比两者的主要共同点,得出来就是中国文化与对外交往。可围绕着中国文化的贡献,或者中国与外国的往来。只要符合材料所叙述的基本内容,符合基本含义即可。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与交流;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篁岭(图7)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答案】

旅游价值:篁岭晒秋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产品价值高;(2分)篁岭晒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开发价值等。(2分)

有利条件:(篁岭晒秋)旅游产品独特,与附近旅游景点的旅游产品差异明显,可以实现产品互补;(3分)接近著名旅游景点(婺源、景德镇等),客源有保障。(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分析,分析旅游资源的价值(观赏价值、美学价值、开发价值、科学价值、体验价值等)。 开发条件包括游览价值、社会经济条件、交通通达性、距客源市场的远近、地区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力等。

43. [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图8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

 

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答案】

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3分)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3分)修筑蓄洪(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4分,答出其中2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不得超过4分

44.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

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4分)

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2分)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2分)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弃品,实行分类回收。(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不得超过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环境污染与措施。快递外包装主要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纸、及难以降解的胶带和塑料袋。

措施是使用环保材质的包装、减少过度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等。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6分)

【答案】(1)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

2)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问特点主要依据材料概括,围绕机构设置、军制、训练方式、征兵方式、服役期限、武器等来谈。

2)第二问影响,其实材料最后一句已经告诉我们了,这一点一定要写上。此外联系所学知识思考,可以概括出其他的一些影响。要肯定它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军队建设的作用。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陆军改革·新军

 

46.【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受命总理朝政,提出了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张。他认为,对于“世道人心”关系甚大的事务,应“立法以为准”,立法者应“洞悉天人性情,熟谙各国风教”。他认为当时世界各国中,美国“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有金银山而招别邦人来采,别邦人有能者册立为官”。他注意到美国“邦长”(即总统)“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即各州)公议决定,官员选任在规定时间、地点匿名投票产生,“以多人举者为贤能也,以多议是者为公也”。他重视邮政、新闻报纸的作用,主张“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推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

——据洪仁玕《资政新篇》

1)根据材料,概括洪仁玕的政治主张及其目的。(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洪仁玕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7分)

【答案】(1)主张:权力集中;强调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学习西方的某些制度和做法;希望各国和平相待;重视民心民意。

目的:服务于现实,试图重振太平天国。

2)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一定了解;认识模糊不清;有一定先进性;由此提出的主张不符合实际。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可以依据材料概括。由洪仁玕认为应“立法以为准”,可知他强调法律的重要性。由他关注美国“邦长”任期,美国国家事务决策方式,官员任选方式,可知他重视制度建设。由他主张立法,“重视邮政、新闻报纸的作用,主张‘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推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可知他主张学习西方的某些制度和做法。由他认为“当时世界各国中,美国‘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可知他希望各国和平相待。由他主张“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认为下情上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可知他重视民心民意。他重视下情上达,推崇官员匿名投票推举的方式,都是为了实现“权归于一”,可知他主张权力集中。

2)评价洪仁玕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它的进步性,也要认识到其局限性。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太平天国运动·洪仁玕

47.[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张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民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次爆发。

    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选为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

                                     ——据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

1)根据材料,概括与一战时相比,罗曼·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10分)

【答案】(1)由个人宣传反战到组织反战活动;由反对欧洲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联。

2)总结一战教训:交战各国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蒙蔽广大群众,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

形势变化:一战是非正义战争,交战双方政府都负有战争责任,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兴起,成为和平的最大敌人,攻击矛头指向苏联。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就是历史对比分析问题,把两次的措施一对比就能发现不同之处,关键就是抽象出几条来概括,主要从形式和内容上来分析即可。

2)第二小问就要联系所学知识了,要考虑时代背景和两次战争的差异,这样才能知道她为什么要改变。但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总结经验,其次就是内容和时代背景的变化。

考点:二十世纪的和平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曼·罗兰

4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经断律。”郑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作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7分)

【答案】(1)个性鲜明;借物抒情,以形表意;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

2)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社会的世俗化;“经世”思想的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全部都是材料的内容,难度很低,主要就是风俗画的几大特点,一一概括即可。

2)本题其实是课内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中绘画部分。这一部分书中介绍了明清时期的文人画,介绍了特点,也介绍了写意画,还提到了郑板桥,因此直接联系课内所学即可。可从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来分析。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杰出的艺术家·郑板桥

 

上一篇:2016全国Ⅲ卷高考文综真题及答案-海泰学吧智能中高考云提分下一篇:2016全国Ⅱ卷高考文综真题及答案-海泰学吧智能中高考云提分;

苦学不如会学 | 会学不如会考

在线报名